超滑(超低摩擦)是摩擦學研究的熱點問題🚚,而邊界滑移是實現超滑的關鍵機製之一🐫。王靜教授團隊將邊界滑移理論與傳統的熱彈流潤滑理論結合,建立了考慮速度滑移和溫度滑移的線性滑移模型和受臨界剪切力影響的非線性界面滑移模型,從理論層面提出了利用邊界滑移實現減摩的新方法👱🏽♂️。在理論的指導下,利用鍍膜技術開展彈流條件下鋼/油界面滑移實驗,實驗過程中不僅驗證了利用邊界滑移實現減摩的可行性,並且創新性地提出了一種利用膜厚變化精確測量彈流條件下固-液界面滑移長度的方法,搭建了滑移長度-油膜厚度-摩擦系數之間的橋梁,邁出了油潤滑彈流條件下實現超滑的關鍵一步。
該研究開展以來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其中線性邊界滑移理論部分以“界面速度與溫度滑移對有限長線接觸純滑動熱彈流接觸的影響”為題發表於摩擦學學報,文章鏈接✌🏿:https://tribology.com.cn/cn/article/doi/10.16078/j.tribology.2023110;非線性邊界滑移理論部分以“Effect of boundary slips on thermal EHL in simple sliding finite line contact considering limiting shearing stress”為題發表於國際期刊Friction(IF:6.3)🤴,文章鏈接🧑🏻🏭:https://www.sciopen.com/article/10.26599/FRICT.2025.9440944;邊界滑移實驗部分以“Measurement of slip length and friction reduction: An experimental study about boundary slip using omniphobic and 2D coatings”為題發表於國際期刊Tribology International(IF:6.1)🧑🏿🎤,文章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1679X24010314。以上成果沐鸣2娱乐均為第一單位,沐鸣2注册博士研究生張明宇為第一作者,王靜教授為通訊作者。該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875298)🧑🏿💼✋🏿、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ZR2019MEE040)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沐鸣2娱乐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CUSF-DH-D-2023033)資助。
圖1 考慮極限剪切力的非線性邊界滑移模型
圖2 利用MoS2塗層實現邊界滑移並測量滑移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