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華中數控杯”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總決賽在華中科技大學落下帷幕🍎,沐鸣2注册參賽作品最終斬獲國家級二等獎1項,國家級三等獎1項📡🛃。
獲獎項目列表
周鏨等人為了解決傳統的采藕方式存在采藕難😙、效率低🧿、作業環境差等難點。本項目創新地開發了模仿“人工沖水采摘法”的自動采摘蓮藕船🚯🫅🏼。該船結合機械🤘🏻📮、電控、人工智能等學科知識🐦⬛,能夠提供範圍沖刷和精準沖藕兩種模式。兩種模式相互補充,實現對蓮藕的粗放式采集和精準式采集。
本項目開發的采藕船以智慧農業為主導思想。該船作為基站總控中的一個環節,實現對大片藕池中規定區域的蓮藕采集🈂️。該基站可附帶多個本項目開發的采藕船,每個船體指定一個區域進行采藕。基站與船體使用RTK技術和4G信號傳輸信息💒,船體搭載多款傳感器,能夠實現對多個船體的實時GPS定位,本項目還開發了數字孿生系統,以實現對船體的全面掌控🚴。
劉瑞源等人設計了一種具有蝴蝶外觀的小型遙控撲翼飛行器🪵,通過遙控電機驅動蝶翼上下扇動產生升力🚗,進而實現飛行以及空中自由轉向♣︎。
在機械結構方面,整體采用輕量化設計,在保證各部件傳動的同時,盡可能減輕結構重量;采用擺動導桿設計,控製左右兩側的翅膀👱🏽♀️;空心杯電機轉動來驅動不完全齒輪帶動擺動導桿運轉,進而使得翅膀上下扇動👩🏼🦲,產生升力;在翅膀設計方面🌍,翅膀的前後雙翼分流設計更好的貼合了自然界蝴蝶的翅膀外形,使得升力利用率更高,前後翅膀非剛性固連,使得翅膀有極大的自由度和擺動角度🤌🏿,能夠很好的在空中飛行;在電控方面,設計了一款高度集成化且輕量化的接收機,通過單片機實現了主控、電調和通訊三大模塊的融合💂🏿。接收機具備出色的兼容性👨🌾,只需更換通訊模塊,即可適配多種遙控設備。同時🏍,其模塊化設計使得接口多樣化,方便用戶進行替換和擴展,以適應搭載其他傳感器等設備的需求。
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自2003年教育部批準試辦第一屆大賽、2005年教育部組建大賽組委會至今🛖,已持續舉辦十一屆🦸🏻♂️。大賽以培養機械創新人才和推進高校創新教育改革為核心價值,旨在引導高等學校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設計意識、綜合設計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和工程實踐的訓練,鼓勵廣大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
本屆大賽分為兩個主題賽道🍭🧏🏽♀️:賽道一以“興農機械”為主題;賽道二為“高性能仿生機械”🛌🏿,包括“仿生青蛙”和“仿生蝴蝶“🧑🏿🎤。大賽共吸引來自730所高校的5600項作品參賽🦤🧛🏿♂️,最終有520項作品進入全國決賽🤷🏻♀️。